共享出行体量有多大?共享雨伞会是其中的一剂春药吗?
“拿来”时代,当所有人都可以把东西丢掉、轻装出门时,这是共享盛世。出行有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住宿有Airbnb,洗漱有一次性卫生用品,只有所有资产最大化,这才算是协同消费时代。
共享战争,一直没停止过。
去年,共享单车赚足了眼球。项目不断涌现,投资人频频布局,媒体大肆报道,先是被唱衰接而是一片叫好。风波渐息,共享充电宝又一次神助攻,项目融资额拿到手软,共享热何等疯狂。
但这一次,市场理性下来了,打着“刚需、高频”旗号的共享雨伞爆冷,拿到的融资项目只有5个。总结各媒体的分析原因,主要有:
- 服务被限制在特定地点,公司难以实现扩张
- 需要看天吃饭,属于低频需求
- 盈利模式模糊不清
- 雨伞乱扔乱放,难以管理
低成本、低门槛、轻运作,似乎也不能阻挡大众对共享雨伞的偏见,它还是背负上了“伪需求”的罪名,整个局面甚至有些失控,缺乏思考。有种未脱裤子就开始抓奸的即视感,当然我们今天不是来讨论打脸问题,而是认真聊聊共享雨伞这事。
为什么我认为,共享雨伞或许会成为共享出行里的一剂春药呢?
一方面,出行是强需求,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短途出行到长途出行,资本逐鹿,共享出行需求不断拓展。2016年,光是共享出行这块就吸引了700亿元的融资,参与者人数达到3.3亿人,共享出行成了最重要的经济共享方式。
而共享雨伞被赋予了出行的使命,它将共享效益最大化,也符合当下消费升级的特点。过去,雨伞资源多集中在小贩、便利店、各大超市手上,一到雨天雨伞卖到断货,使用率高达300%。但伞买了回来对消费者来说,也存在不易携带、形成物品闲置等问题。
对于传统的雨伞,共享雨伞的想象力更大,同时这种新型的租赁模式更能引发关注,甚至可能会成为共享出行时代的一个标本,不容小觑。
本篇文章我们将聚焦于探究和回答这个问题:雨伞供不应求,我们能从共享雨伞里看到什么样的机会?共享雨伞会是共享出行里的一剂春药吗?
我们将按以下三点的顺序来探讨这一命题:
- 共享出行体量究竟有多大?
- 共享雨伞会是共享出行里的一剂春药吗?
- 共享雨伞能否诞生下一个共享单车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1.共享出行体量究竟有多大?
从目前市场上的所有共享经济项目当中,我们发现它们主要来自交通出行、金融(P2P、众筹)、物流、硬件、房产、知识分享、生活服务等领域。
在这些项目当中,交通出行占比了27.06%,成共享经济中竞争最激烈的领域。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巴士、共享汽车、共享雨伞等不断涌现,近百个玩家跻身共享出行领域,试图争夺这块大市场。
2010年,共享出行开始起步,易到用车和滴滴打车等企业纷纷获得巨额融资。网约车在补贴大战中迎来了春天。2016年,共享单车热潮来临,资本追逐,不久共享汽车也进入用户视野。 共享出行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全球共享经济十大独角兽企业名单中,共享出行占据了4个,可见其影响力。
这也因此引来BAT的关注,阿里投资ofo,腾讯投资摩拜,共享汽车领域先行者易鑫金融获得腾讯、百度、京东5.5亿美元融资,共享出行巨头Uber、滴滴加快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规划。巨头频频布局,出行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目前,仅是共享单车与共享汽车的玩家就有超50家,共享出行项目累计完成700亿元融资,参与者人数达到3.3亿人。在中国,约2.5亿用户每周至少使用1次共享出行软件。
共享出行正在不断刷新我们的观念,根据罗兰贝格消费者调研情况,71%的居民表示未来愿意为了优质的出行服务继续增加支出,其中74%认可的开支增加幅度为0-50%,21%认可的开支增加幅度为51-100%。
从各行业共享化需求及成熟度来看,共享出行站在领先位置,Uber滴滴的入局与争夺将该领域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度。这无疑为共享雨伞提供了必要条件,消费习惯的变迁也成为了其发展的助力。
2、共享雨伞会是共享出行里的一剂春药吗?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雨伞用户规模为130万人,预计到2017年中国共享雨伞用户规模将突破400万,增长率为269.2%。
这与刚步入市场时的共享单车相近,2015年共享单车整体用户数量为245万人,后以迅猛之势不断占领市场。而后浪者共享雨伞,也在奋起比拼,如今国内玩家十余个,主要阵地集中在深圳、上海。
一直以来,雨伞都是一个巨大刚需,一到下雨天小贩们就抢先守在地铁口贩卖雨伞。有媒体报道, 小贩们雨伞进货价不到5元,正常一把伞卖15元。尤其是在火车站地铁口蹲守的小贩,一晚一个小时甚至可以赚到2000块,简直暴利。
从近半年的阿里指数上看,今年2月初开始,雨伞的采购量逐步上升,需求也不断被刺激。作为一个占据全国雨伞行业80%市场份额的品牌,天堂伞一年销售额高达20亿元,可见需求之大。
而国外早已有人窥见其商机。
据媒体报道,温哥华一家公司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自动化伞式共享服务,会员外出时可以借用,这是共享雨伞的萌芽阶段。不久,岛国在各大公共场所也为市民提供了共享雨伞,主要放置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如车站、商场、公交等,方便市民的出行。
国外在不断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尤其加拿大、瑞典、挪威显著。作为代表品牌,“UmbraCity”是目前实施比较成功的,它占据了加拿大主要的大学市场份额,和大学的校园卡打通,用户刷卡即可借伞,还伞也是通过设备自动归还,极其方便。
作为先行者,“UmbraCity”向市场证明了共享雨伞发展的可能性。而反观发展缓慢的中国,如今仍是一片蓝海,消费习惯有待培养,共享雨伞也迎来一场市场对它的检验。
首先,中国的降水城市仍旧占据大多数。如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南、四川等省区,据统计,2016年中国45座主要城市,10mm以上降雨的天数超过50天,深圳的降雨天数则为136天,广州为143天。
其中,降雨最大的城市,一年的2/3都在下雨。作为我国最有名的雨城,雅安全年有230-260天都在下雨,年平均降雨量达1800毫米—2200毫米。
看似低频,设想一个城市近半年时间都在下雨,且使用率高达300%,算一笔账, 保守估计市场投放量100万把,一把伞带来2个用户,那总共带来200万用户,用户每月使用一次,单次使用费用1元/次的话,那么月收益就是200万,年收益就是2400万。
光是布局中国的一小片城市,便可以分羹不少。从使用需求、使用频次、使用习惯、降雨城市这些方面来看,共享雨伞不见得会是伪需求,或许它会是共享出行里的一剂春药,只是还需要时间来见证。
3、共享雨伞能否诞生下一个共享单车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单从市场规模、体量的角度而言,共享雨伞目前的市场大小相比共享单车市场仍相差不少量级,但其增长动力十足,尤其是通过再分配增加产品周期,同时对用户劳动力的自我解放,其增量想象空间巨大。
虽然,我们用以上篇幅论证了共享雨伞的规模和潜力,可市场存在往往并不一定代表着这个行业里就会有垄断的寡头产生——也有很多市场巨大的行业,例如中式餐饮行业,会由于其分散性和其他的特殊属性导致其行业无法产生巨头。
那么,共享雨伞究竟能不能诞生下一个共享单车?这个市场最终将是分散还是集中?最后会不会有“赢者通吃”的垄断局面产生呢?
通过分析推论,我们认为,上述问题的答案很可能和以下3个核心要素相关:
1.供应链(即雨伞体验是否好背后的核心决定要素)
要打造像共享单车一样火热的出行工具,产品的使用频次是否重要?非常重要。使用频次决定了市场份额,它是资本的投资标准之一。
但和使用频次相比,我们认为供应链才是共享雨伞稳定的真正壁垒。这其中的原因有三点:
- 虽然下雨天的频率不高,但并不影响雨伞的使用。 如今雨伞兼具晴雨两用的功能,尤其在南方地区。比如在广州,有1/3的时候在下雨,2/3的时候是暴晒,人们对伞的依赖还是极强;
- 使用频次高用户基数大,但也因此门槛低。 而强供应链则能支撑起规模化的品牌,且供应链无法轻易模仿;
- 和共享单车类似,共享雨伞从生产到送到用户手上,是一个配件变成出行工具的过程。 共享雨伞经历了开布、拉边、裁布、印刷、合片、加锁等过程,雨伞的使用稳定性在工业化的生产过程中完成的。
换言之,只有稳定的后端供应链,才能成就面向用户时,稳定发挥的产品质量和体验。
那么,共享雨伞的供应链壁垒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
(1)产能优势可加速扩张
行业公开数据显示,魔力伞自主研发设备,每台终端设备成本约7000元,每把雨伞成本约30元;JJ伞的雨伞成本为30元;oto共享雨伞成本为15元;而共享e伞的伞成本加运营成本则高达90元。从雨伞硬件成本上看,oto共享雨伞成本比共享e伞的成本要低6倍,这意味着共享e伞造一把伞,oto可以造6把伞。
共享雨伞服务的本质是满足大众出行需求,而大众看重的除了无桩共享外,更看重的是能否随时随地有伞可用, 这时候就看哪个品牌能更密集覆盖一座城市。当然,这还要看哪家品牌的产能更大、更快。
供应链产能方面,魔力伞的伞是由各生产厂家提供,共享e伞是由“深圳四野创投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据了解工厂仍未形成大规模。而oto目前是与中国第二大制伞品牌红叶伞合作,占据着行业极大的产能。春笋雨伞则是家族伞企,具备完善的产品研发和供应链体系。
目前来看,魔力伞、oto占据更大优势,可以更轻、更快的扩张,而共享e伞则是被重资产包袱拖累,且更多依赖资本的注入。
(2)上游需要把控品质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目前销售收入低于500万元的中小型制伞企业占到国内制伞企业总数量的90%。它们主要运用传统工艺,使用传统材料生产一般用途的晴雨伞,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效应不明显,销售手段普遍为低价倾销。
雨伞品质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且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需要对上游进行品质把控。
比如魔力伞,其功能与普通雨伞并无太大区别。但它在材质上与其他雨伞不同,伞面为纤维布料,伞柄是ABS柔软材质,伞骨由玻璃纤维制成,玻纤雨伞往往比传统铁质支撑要好,更加抗风,有着涂层伞面的雨伞防雨防晒功能更强,整体来说雨伞的坚固度和耐用性不赖。
如此一来,与各大伞厂合作质量有所把控,风险性降低,可控性更强。这对魔力伞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3)技术模式决定了门槛高低
如今,市面上的共享雨伞主要有两种技术模式,伞架设备与锁。伞架设备则是以魔力伞为主的有桩雨伞,借助机器通过扫码来取伞。而锁则分两种,一种是智能锁、一种是机械锁,都是无桩使用。机械锁是以共享e伞为主的无桩雨伞,用户需要手动输入密码用伞,智能锁则是通过扫码支付便能开锁使用,但目前仍没有形成代表品牌。
技术成了玩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开销最大的部分。像魔力伞,一台伞架设备需要7000元,可以放置55把伞,不算重复使用,一把伞耗费的开发成本与运营成本共157元;而共享e伞的伞开发成本与运营成本也达到90元。玩家们耗尽心思在雨伞智能化上,以共享单车之原理在共享雨伞上注入,定位导航成了不可缺少的基本配备,也因此价格远远高于买一把伞的价格。
但技术仍未满足用户需求,不少用户吐槽现在的共享雨伞存在定位不准问题,再加上人工锁只要记住密码,就可以多次使用,存在巨大漏洞, 长此下去并不利于企业实现盈利。
反观市场,共享e伞开创了无桩模式,更看重共享雨伞商业模式本身,即无桩、联网,意图用足够多的供给来覆盖区域网络,布局到比魔力伞更多的城市,但共享e伞硬件成本本就不低,再加上人工运营调度成本高,资金链有些重;而魔力伞率先进入城市,注重产品的引领,即发力伞架设备以及雨伞工艺以领先竞争一个较长的产品周期。其运营成本低,但硬件成本高昂。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产能优势力、上游品控能力、技术能力,是判断一家公司能否构筑其雨伞供应链的核心要素所在。
我觉得,用摩拜创始人胡玮玮的一句话表示挺恰当的, “最重要的是产品,要让用户用得爽。”
2.十伞争鸣,何去何从
一个资本唏嘘,不被看好的创业项目,出现在群狼环伺的中国市场,也不由得掀起一番波浪,前有百团大战,后有十伞争鸣。
仅媒体报道的共享雨伞后来者,不到两个月就多达十余家。除了魔力伞、共享e伞两大势力,还有JJ伞、oto伞、春笋、来把伞、有把伞等众多新生势力单位。
这么多共享雨伞迅速出现在这个市场上,留给大家的疑问是,共享雨伞是否存在区域性或者共存性的可能?
能图资本创始人熊芬认为,“共享雨伞门槛比较低,这样的项目更需资金去占领市场。但资本是否愿意买单,还要看具体的项目及其切入点,而且不同的投资机构在投资原则和逻辑上也会存在差异,但不管怎样,共享应该方便了百姓,并且对雨伞制造商也是消化产能的机会。”
有投资人表示, “中国互联网的竞争非常充分,基本就是一家独大,然后第二,第三就没位置了。”
那么,想要成为下一个共享单车,玩家们的资质怎么样。我们从3个方面来看,并挖掘出其关键因素是什么?
(1)用户
前面已提到,2016年中国共享雨伞用户规模为130万人,预计到2017年中国共享雨伞用户规模将突破400万,增长率为269.2%。
如今,JJ伞已在广东、福建的一些城市累计投放了3万把雨伞,平台注册人数已达到16万人,伞和用户的比例大约1:5,其中有30%以上的借还行为超过12小时。
据了解,共享e伞目前用户将近50万,共投放了30万把雨伞,用户留存率高达80%。先行者魔力伞虽未透露数据,但其主要投放于广州各主流地铁站,人流之大不可估量。纵观市场,保守估计,共享雨伞投放市场近百万把伞,用户规模已突破200万。
由此看来,极高的用户留存率也证明消费习惯正逐渐养成,但接下来玩家怎么比拼留住用户,这是需要思考的一大难题。
(2)市场渗透率
如果说共享单车挑起了互联网的下半场战争,那么共享雨伞则是预示着共享出行新形态的诞生。
“雨伞相较于单车和充电宝,低成本而不低频,可覆盖室内室外双场景,可以通过雨伞租赁、广告收入、雨伞定制、数据增值等方式获得盈利。”春笋创始人李永秋说道。
如今为了争夺这块大市场,玩家不断跑马圈地,试图把全国下雨城市都抢占完毕。根据最新公开数据,魔力伞目前主要投放广州,铺设点为地铁、商场、写字楼、学校、医院等;共享e伞已在上海、广州、深圳、南昌等11个城市投放,沿街投放;JJ伞在深圳、福建、海南等城市也陆续投放;oto伞主要投放于上海;春笋则是投放上海、北京。
据青竹君了解, 共享雨伞目前主要投放了15个城市,多集中在沿海一带,其中以深圳、广州、上海为主。
与共享单车比较,共享雨伞远没有其渗透率高,但用户转化率却不低。晴天,雨伞的使用率为30%,而雨天使用率高达300%,需求一旦被刺激,届时百团大战指日可待。
(3)资本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如果把资本此后的骤然堆积看做是一次次脉冲的话,共享雨伞算是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蛰伏,目前为止只有5家品牌获得资本青睐,且都处于天使轮阶段。
比起资本对共享充电宝的狂热,共享雨伞显得落寞不少。目前主要投资方是雨伞生产制造商,他们拥有丰富资源,能在供应链上提供帮助。从整个布局来看,大多数资本仍在观望。
但现在给共享雨伞判死刑为时过早,毕竟共享雨伞接受市场的检验还需时日。昂若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磊认为,目前共享雨伞主流的价格标准,半天收费1元的价格还有提升空间,在初期需要开拓市场,优惠用户。而雨伞的销售也是一个收入途径。
魔力伞创始人沈巍巍认为,投资人一方面肯定晴雨伞在百姓生活中的必需品地位;另一方面认可魔力伞终端设备式投放形态,更合规且丢失率低。
网约车之战,阿里力挺“快的”,对抗腾讯支持的“滴滴”,最后因烧钱无数,被迫整合。共享单车之战,仍然有阿里、腾讯的影子。摩拜的投资人中有腾讯,骑呗、永安行的背后有阿里,而ofo的背后是阿里、腾讯共同投资的滴滴。
这次的共享雨伞,巨头们会否入局呢?我们拭目以待。
3.宏观消费习惯的走向(用户消费心理的变化,消费习惯往往能给产品带来巨大的增量)
了解完资本对共享雨伞的态度后,我们还想探讨最后一个问题:它的出现会是昙花一现,还是可以持续发展?
要论证这一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切入点是研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将走向何方,共享雨伞是否会是共享出行里的一个发展趋势。
作为现阶段的主力消费人群,80、90、00后群体成长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人们急于找到一种更新的、更好的解决之道。这些现实需求可能是省钱或省时、享受更好的服务、生活得更经济、或者希望与某个人而非某个品牌建立亲密的纽带等等,这是一种协同消费方式,它更具有前瞻性。
从消费心理来说,从社会化大生产中脱离出来,成为分享经济当中的“自由人”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都渴望的,而恰恰也是这种模式为共享经济注入了大量活力。
- 出门不想携带东西,花一两块就能解决一时之需;
- 分时租赁习惯养成,消费者认为与其购买不如租赁,随用随扔,没有任何负担;
- 闲置物品的堆砌,家里放着十多把伞,占据着一定空间,但又不能租出去,极为烦恼。
而共享雨伞则是依托共享经济的诞生,以“对等供应者”的身份为用户提供共享产品,使得使用价值最大化。
oto创始人曾聊到用户的消费习惯,“伞到用时方恨无,用户由于懒或者疏忽经常忘记带伞,需要用时不得不购买,这就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从使用场景来看,共享雨伞除了挡雨外,夏天高温天气频发,用户在户外如果没有遮阳伞很容易被晒伤晒黑。未来,如果满街都是太阳伞的话,我想用户应该会使用。”
“拿来”时代,当所有人都可以把东西丢掉、轻装出门时,这是共享盛世。 出行有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住宿有Airbnb,洗漱有一次性卫生用品,只有所有资产最大化,这才算是协同消费时代。
或许共享雨伞是这个时代下有抱负的实干家,也许一将功成万骨枯,但若能成为共享出行里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本,也不失为一种伟大尝试。而我们能做的,是给它点时间。
作者:momo
来源:http://www.iyiou.com/p/49755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雨伞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