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纷纷脱离 "母体",他们自力更生的王牌是什么

这两天,京东集团发布了2017财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高于市场预期的137亿美元(932亿元人民币)二季度净营收引人注目,同时财报中还显示,京东金融的重组已于今年6月30日完成交割,其财务数据将不再纳入京东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这宣告着,京东金融正式从属于京东集团的子公司,独立成为一家纯内资企业。

从母体分拆的金融科技公司不仅京东金融一家,阿里旗下蚂蚁金服分拆上市的传言早就不绝于耳,而就在最近,百度也向外界宣布计划将百度金融独立运营。正因为此,大型互联网公司的金融业务纷纷选择脱离母公司独立运营也再度引发行业的关注与讨论,那么,独立后的京东金融、蚂蚁金服们实力几何?这也引起了笔者的好奇。

1、“有奶的孩子”要独立 难道孩儿大不由娘?

电商背景下金融业务的扩张,其实是顺势发展,努力而为!“势”其一离不开大环境,其二离不开科技发展。在国家普惠金融政策和“双创”大环境下,个人对金融业务的触及加深。好比倒退5年,理财这个概念对于大众还比较陌生。现在,特别是年轻人手机里都装有2-3个理财APP,那时候,微信红包还在张小龙的脑洞里……政策是金融大环境发展的前提。再说说技术优势,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和智能手机的发展,让拥有技术优势和用户资源的互联网巨头们,如阿里、京东,自然想分这杯羹。

阿里、京东等巨头将旗下的金融业务先后拆分独立运营,能带来诸多好处。首先是牌照,两家公司的上市地点均是美国,对金融机构而言,纯内资背景能带来政策上的优势,例如便捷地获取牌照,对处于发展阶段的两家金融部门而言尤为重要;其次,无论是为了加快金融业务发展不受内部管理局限,走出去占据市场,还是对外在与对手竞争时做到旗鼓相当,独立运营都是举足轻重的一步棋;再者,上市公司要维护股东权益以盈利为目的,金融业务相对于两家母公司的主营业务而言,风险偏高,能够拆分独立对市值和股价有一定的稳定因素。此外,发展好了还能进行IPO多赚一笔,一举两得。未来,独立运营后的两家金融科技公司,将以崭新姿态迎接市场考验,其自身实力水平如何?那就让笔者拿到台面上对比一番。

2、蚂蚁金服,从“搅局者”到“合作者”?

先说说蚂蚁金服,2014年蚂蚁金服正式独立,是较早从母公司拆分独立的,并且背靠集团优势,从支付等金融领域到政府关系都获取了极为稳固的优势。很简单,发展普惠金融最好时机,国家也需要它。因此,支付宝以淘宝为依赖基础快速发展到几近全网线上支付标配手段,再到全国遍地开花的线下支付,可谓一时无两,其在支付领域唯一的对手便是腾讯旗下的微信支付。

同时,蚂蚁金服更懂得如何在国内扎稳脚跟,协同发展,也做出了接近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与包括社保基金、中国人寿、海南建银、中邮资本等国有资本都形成了利益绑定。然而,独立运营早,扩张快的蚂蚁金服也在去年遇到不小的失利,一心想把支付宝打造成带有社交属性的应用以PK微信支付,没想到闹出个“圈子事件”惨遭骂声一片。不过,阿里因此也进行了战略调整,不做社交,只做金融。

从马云当初著名的那句“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到前不久蚂蚁金服CEO井贤栋表态“重新定义蚂蚁金服为一家以IT技术为核心的服务于金融企业的公司”,提出“只做tech,帮金融公司做好fin”的发展理念,一路高速发展的蚂蚁金服无疑在战略上经历一次重大回撤。在这一新战略下,蚂蚁金服于今年开展了多项与银行的合作,例如今年3月与建设银行签署战略合作,今年6月份浦发、中信、兴业、华夏、民生、平安、光大七家银行入驻财富号均是新战略的体现。

然而,要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默契合作是无法一蹴而就,尤其是曾经给银行业带来巨大冲击的蚂蚁金服,如何转变传统金融机构对于自己的固有认知——从“搅局者”到“合作者”,是蚂蚁金服新战略面临的最大挑战。

3、京东金融,践行“金融科技”的最佳范本

再说说京东金融,相较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显得比较低调,个人体验上,较为出名的当属“白条”。京东金融2014年推出的白条和后期与银联合作的闪付甚至小白卡,可谓是个人消费领域中抗衡支付宝的利器,毕竟是借款消费,还能30天免息,深受年轻人欢迎。这也使得京东金融能够在原本“天下已定”的消费和支付领域占据一席,但由于场景受限,京东金融明星产品的使用度仍不像支付宝和微信一般,成为“国民支付必选手段”。

笔者觉得,在个人金融服务上,京东金融相较于蚂蚁金服无法在用户体验、地位、渠道等竞争中取胜,必须另辟蹊径——寻求技术优势,发力金融科技,与蚂蚁金服错开战略发展方向实现弯道超车。回望这几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史,你会发现,京东金融是国内第一家提出“金融科技”的公司,最引人瞩目的两个关键词是“科技”和“赋能”。

京东金融极度重视科技实力的沉淀,在战略上有明确认知,就是“不摊大饼”较为专注。其CEO陈生强提到的“赋能传统金融机构,帮助他们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与多家银行展开的合作上,也确实有据可依。不管是与券商联合发行ABS项目,还是与银行合作发行小白卡,京东金融已经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金融科技赋能模式,短期内,完成了包括银联、工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等在内横跨银行、券商、企业的合作,使其战略能够贯穿落地,算是言行合一、较为靠谱的企业。在金融科技领域占据优势的京东金融,能否以此补足自身在个人用户发展上的短板,我们可以继续观察。

4、金融科技角逐已进入下半场

随着金融科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各家公司在技术、市场、合作伙伴上的优势会愈发明显。传统金融机构也意识到了金融科技的巨大潜力,开始谋求与科技公司更加广泛的合作。笔者认为,未来像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等巨头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而在金融科技领域中,另一家颇具实力的腾讯却迟迟未将旗下的金融业务整合独立,仍处于零散发展状态。看来,腾讯金融业务的主线并非以技术来服务金融机构。

对于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而言,笔者认为,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二者争夺将会在扩大传统金融机构“朋友圈“上发力,谁的朋友多、谁的朋友量级大,谁就有机会获得更多发展空间,而这也取决于谁家的技术强。目前二者都在发力各自的技术优势,像京东金融已实现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输出,蚂蚁金服在支付领域上一直领跑。金融科技巨头之间的争夺,也势必会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惠及传统金融机构及中小合作伙伴还有你我大众。

/老胡
互联网观察者,公众账号:laohushuokeji 或 老胡说科技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