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思考:管理,激发他人的热爱去达成你们共同目标
职场,是自我进阶的过程。刚毕业大多数人都是从业务和技能切入,也是我们经常说到的“P专业线”,Profession。
工作3~5年后,随着组织的扩张,有人会从专业线跳转到“M管理线”,Management。
专业各有差别,比如,设计能力、文案能力、技术能力,都在某一个领域垂直深入的结果,不同领域对应不同技能包。而管理,却有着共同的底层规律,哪怕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对应的管理底层逻辑都有相通之处。
一直被人心心念叨的管理,究竟是什么呢?
本篇,我将系统和你分享对管理的见解,对于管理新手也许会有所启发。
01 思考本质:一句话定义管理
管理,是激发他人的热爱去达成你们共同目标。老样子,先来拆解关键词。
第一,激发;第二,他人;第三,热爱;第四,共同目标。
- 激发:对应激励和发现,你要善于发现团队成员的优劣势,合理激励他们去发挥自己的优势
- 他人:管理是组织、有协作分工
- 热爱:和激励相似,激励更多的是外部刺激,比如:增加业绩奖励、年终奖励、薪酬待遇等。但热爱不一样,热爱是内部的喜欢和兴趣,如果能让他人找到做事的热爱,那么自发性、积极性、会自然溢出,而不是靠外部鞭策
- 共同目标:不是你的目标,也不是他人的目标,是你们共同想达成的目标,拥有共同目标的信念,管理推进会显得更轻松
来看关于管理的两个观点:
- 观点一:西方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管理的本质,“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他人的善意”。
- 观点二:管理=管(事)+ 理(人)。
管,是一套制度约束,对事不对人,就要求对事要按制度来办;理,是沟通和人情道理是文化,对人要讲情面,事无情,人有情。
激发善意,是心理层面的因素,更像儒家文化以“仁”为中心。
管事理人,更像是法家和道的结合,法家,以“利”为中心,通过制度驱动人们对事儿控制、完成,以“道”为中心,万事万物均遵循规律,不只是冷冰冰的制度还有人情味儿的道理。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一定是通过他人去达成团队的目标。技术大牛,设计大神、文案大师,可能在岗位领域里能大杀四方。
但是,一旦让专业很强的大神去带团队,很多人却整得一团糟。
为什么呢?
因为专业能力强,和管理能力强是两件事,没有正向关联。所以,认识管理我们得从要素去思考, 达成你们共同的目标,是衡量管理的标准。
02 管理要做的什么?和领导力的区别
1. 专业能力做到80分
现实中组织不像《西游记》里的那么魔幻,如果一个领导者只有信念,没有核心技能,大概率很难让团队心服口服。新晋管理者爱犯的一个错误,通过权利职位去施压下属,其实是违背了管理的初衷。
迷恋于权威,很难激发人们的善意。有了过硬的专业能力,只为以身作则,积极主动表率。但是,管理者不要跟下属比技能。下属肯定比你强,如果不比你强,说明你没有找到对的人。
2. 找对的人和做对的事
找到对的人 ,放在对的位置,用对的方法,去做对的事。
什么是对的人和事?
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分析组织现状,并且能分析出具体的标准,而不是主观的臆断。是将军还是战士,是勇士还是谋士,不同人有不同的作用,好的管理者,会把对的人在对的时间安排到对的事情上。
3. 制定计划和目标
计划和目标的制定,是每个管理者必备技能包。
目标,是你我达成的共识。是团队不同角色的目标和企业共同目标的融合,去找到员工员工自觉地去做“我要干”的事情,而不是让员工做上面“要我干”的事情。
前者是自发的“目标”,后者是被迫的“指标”。
4. 翻译目标和结果
把目标翻译成任务,把结果翻译成实现结果的过程。管理者,在团队起承上启下作用,对于公司和项目目标清晰,如何把大目标分解到成员能推行的小目标,以及一个个可执行的任务尤为重要。
OKR的管理,就是目标拆解到任务的过程,一个是O,一个是KR,目标是一块,关键结果是一块。
目标和任务,正如我们常说,“过程做好了,结果一定不会差”,做好哪些过程就是管理者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前面提到,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区别。
同样,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也有极大的区别,有人说管理力是守江山,微观的对组织的把控;领导力是打江山,宏观的对团队的鞭策和引导。
有点抽象,举个例子大家很快就能明白。《亮剑》里的李云龙和赵刚,就是典型的领导力和管理力的代表,两者有很多交集,对于完成共同的目标始终不会动摇。
李云龙,用个人魅力张扬挑战规矩赢人心;赵刚,忙于事务管理,克制,让制度和规范在团队里落实。无论张扬还是克制,他们共同的目标永远不会变,同样激发团队善意的动机也不会变。
比如:李云龙替和尚报仇那段,让团队荷尔蒙爆棚,哪怕受上级处罚也要干你,只为向团队传递一个信号,跟着老子干踏实;赵刚,作为政委会分析战况利弊,让团队降低风险、更有纪律的行动避免踩大坑。
领导者,强调结果,开山鼻祖;管理者,强调效率、控制和规范,优化流程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03 通过高效能7个习惯提升管理力
一个人,如果自己都管理不好,根本谈不上管理他人、管理团队。最形象的的管理能力提升,是从个人能力的提升跃迁到公众、团队领取的成功。
管理能力可视化他表现,正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从第一个习惯到第七个习惯的进阶。
1. 自我管理阶段: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积极主动”的做事意识,不管所处那个岗位、那个阶段,都能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做事,这是管理者必备的心态。
“以终为始”的做事方法,做事之前先明确目标,并不断达成一个个目标的过程, 就是以终为始的践行,永不停止对合理化、正确目标的追求。
“要事第一”的抓重点能力,要事第一是知道什么不该做,能分清轻重缓急,能时刻明确okr的o是什么,这点在管理过程中尤为重要,如果没抓住重要事项,越努力只会和目标偏离得越远。
2. 他人管理阶段:双赢思维+知己知彼+统合综效
“双赢思维”的做事视角,正如《第三选择》里,从你的想法,我的想法,变成你我共同的想法。
这点和第一部分提到“共同目标”观点吻合,通过视角不断切换,找到不同视角的交叉部分,达到共赢而不是互损的结局。
“知己知彼”的动态观察,从组织来看,要时刻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舍什么”,知道什么路径更适合当下的组织;个体来看,要知道每个人优劣势,让谁在什么位置能发挥最大的擅长,这是知己知彼的践行。
同样,拿沟通来看,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也是知己知彼践行。
“统合综效”是系统生态的体现。
什么叫统合综效?
大自然就是统合综效最典型的结果,树灌木、草、微生物、动物在一起,能发挥最好的效能。一个组织,需要参天大树,也有要绿荫小草。
人也一样,管理者经常拿来隐喻的《西游记》团队,各有利弊就是“综效统合”的案例。
有善于激发团队善意的管理者唐僧,具有完美型的性格,时刻提醒团队长远目标;有善于解决问题同时爱犯错误的孙悟空,有缺乏责任心但是需要鞭策的猪八戒,有忠诚执行力强但是缺乏创造的沙僧。
各有优劣势,统合综效最终达成取经的目标,就是组织和管理上的成功。试想一下,如果团队全部是孙悟空这样的角色能行吗?各个单兵作战能力很强,带来的结果却不一定。
3. 共同管理阶段:不断更新
激发善意,物质激励,共同目标……都对应这一个使命,不断更新。团队不断更新拿下结果,个人也不断成长变得强大的过程。
优秀的人不是管理教唆出来的,是通过组织找到个人热爱,从内到外自我生长的过程。不断更新,使组织无边界变大,使个人终身成长在进阶。
04 最后的话
管理,并不是自己单兵作战能力多厉害。管理,激发他人的热爱去达成你们共同目标。是通过他人,实现你我共同的愿望。
纵观历史,优秀的管理者技能上往往不是技能最强,看看宋江、刘备、唐僧,再看看他们对组织的协调能力就有所启发。在职场,管理者学会识人达成共同的目标才是最重要。
比如,员工就像“统合综效”的生态,一个组织各种角色都有。
8小时在岗,以时间导向的员工;说一坚决不做二,任务导向的员工;按时交付,目标导向中层管理;价值观取得,由衷热爱愿景导向的合伙人。
优秀管理者,会调动不同角色长处。
让合适的人做好合适的事,达成你们共同的目标。是值得管理者毕生追求、精进和学习的方向。
#作者#
郑火火,公众号:炏的黑匣子(zydsgj)。从事母婴消费品多年,致力于做一名懂用户的产品人。专注用户研究、行为分析、消费者心理分析。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