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打造银行人DAO社区产品之用户增长
1、前言
银行人自己的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社区产品的持久稳健运营,离不开用户的支持。社区产品的价值的根本体现在于其所承载的用户价值。
如何实现用户增长,是银行人DAO社区产品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市面上许多社区产品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本文首先会对市面上比较成熟的社区产品进行调研,提炼市面上成熟社区产品的特性,分析其产品用户增长路径。之后结合银行人DAO社区产品特点,分析银行人DAO社区用户增长的关键因素。最后制定银行人DAO社区用户增长策略,达成产品用户增长目标。
2、产品调研
目前市面上成熟的社区产品有很多,本文选取国外的一款问答社区Quora进行产品调研。
通过对Quora的产品理念、用户分布、产品增长、运营策略、产品功能和主要页面样例进行分析,为银行人DAO社区制定产品策略提供参考,从而为用户增长提供可行的方案。
(1)产品理念
Quora产品名称取自于“Question or answer”的几个首字母“Qu+or+a=Quora”。我们从其产品名称上非常明显看到Quora是做问答的社区。
Quora建立了一种对问答内容进行用户投票的机制来判断内容的质量。用户在创造或是消费内容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参与感。Quora产品理念如图1所示。
图1 Quora产品理念
(2)用户分布
根据Quora在2022年9月最新公布的数据,其月活跃用户为2亿人。
虽然Quora诞生在美国,但是其用户群体分布最多的区域在印度,占比高达38.7%,美国本土用户为29.5%。除此之外,用户分布于英国占比2.3%,加拿大为2%。其他的区域总占比为27.5%。
用户分布区域占比如图2所示。
图2 用户分布区域占比
(3)产品增长
任何一款成功的产品都会经历从最初的萌芽状态到成长,以及最终的成熟阶段。Quora也不例外。
2010年至2011年为萌芽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构建产品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简化可实行产品)。通过产品MVP快速投入市场进行产品验证。如果方向正确,则迅速推广,方向不正确,可以快速调整产品策略,可进可退。Quora在萌芽期MAU(Monthly Active User,月活跃用户)达到1万4千人,比较成功。
2011年至2012年为探索阶段,这个阶段一般介入蓝牙期和高速成长期之间,初步验证方向正确,持续发力,进一步打磨产品。探索期用户数已经较萌芽期有了较大的提升,MAU达到了54万7千人。
2012年到2018年,为高速成长期。产品模式经过市场考验,步入到高速发展阶段。在高速成长期,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完成产品的品牌与口碑的建立,用户数和内容持续井喷式增长。在这个阶段,MAU达到了3亿人。
从2018年到现在,Quora进入了成熟期,增长放缓,用户群体也趋于稳定,MAU稳定在2亿左右。
Quora产品增长如图3所示。
图3 Quora产品增长
(4)运营策略
一款好产品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好的运营模式。Quora作为全球首款问答社区产品,产品功能看似不复杂,其他产品完全也可以效仿。Quora最终的成功,离不开卓越的运营策略。
名人效应,在产品运营之初,邀请了Meta创始人Mark Elliot Zuckerberg(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为代表的硅谷一些知名人士入驻平台,为Quora带来了非常多的流量,积累了大量优质内容。
圆桌论坛,基于Spaces(空间)的一些主题,不定期组织名人对热点话题的讨论,提升了Quora用户的活跃度和参与度,产生了大量的内容。
激励机制,会推出一些悬赏提问促使用户参与回答并贡献优质内容。对于贡献度较高的用户给予较大的曝光度,增加用户的荣誉感,激励用户持续参与并创造价值。
知识社交,围绕问答内容建立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连接,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关注自己觉得感兴趣的人,看其动态,与其互动。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赋能,Quora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大量的信息,如何将这些信息进行提炼,最终为用户呈现其需要并且喜欢的信息,需要借助于AI进行识别,提升产品知识流转效率。
Quora运营策略如图4所示。
图4 Quora运营策略
3、产品方案
经过本文对Quora的产品调研发现,Quora用户的高速增长源于其明确的产品定位,成功的产品运营策略。对于银行人DAO社区产品,同样可以借鉴于Quora的产品增长方式逐步推进,从产品萌芽期,产品探索期,产品成长期和产品成熟期四个阶段制定用户增长的实施方案。
(1)产品萌芽期
银行人DAO社区产品的整个生态,产品需要实现的功能很多。在产品萌芽期,没有必要将产品的全部功能实现后再进行启动,因为这样不论从投入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来看,都比较多。仅需要实现产品的MVP便可以进入产品启动期。
因此在产品萌芽期需要明确MVP是什么。对于银行人DAO社区而言,群成员的共同治理以及参与是最重要的。MVP可以定义为实现群成员的加入与参与机制。也就是所有的用户先获得社区的身份。
银行人DAO社区用户的加入同一般的社区不同,银行人DAO社区中没有群主的概念,最初的成员享有同共的权利。新用户在加入时,已成为DAO社区的成员均会收到一条审批工作流信息,超过半数的人同意后,新用户可以加入。
产品萌芽期计划持续时间半年,预计启动期的用户增长会稳定在500人左右。用户来自其他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信)产品中的群聊用户并且彼此之间也相互熟悉,这部分用户也组成了产品启动期的种子用户,成为银行DAO社区产品的后续发展的核心力量。
(2)产品探索期
产品完成基础的功能之外,之后银行DAO社区产品功能的实现会根据DAO社区成员的共同投票决策,最终决定哪些产品功能优先级比较高,需要重点实现。
产品探索期的用户增长,会随着产品功能的迭代而不断增长。在这个阶段,重点还是不断打磨产品,做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功能。例如用户对于银行DAO社区的活动比较关注,产品可以优先实现活动信息的发布,活动信息参与的功能,使银行DAO社区用户之间可以通过活动,促进交流,实现连接。
在产品探索期的用户增长一般来源于MGM(Member get Member,“老带新”)模式。一般产品还未大规划对外宣传,通过用户与用户间的口碑相传,实现产品用户增长。产品探索期计划使用半年时间,用户增长预计在1万名左右。
(3)产品成长期
产品成长期进入用户高速增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产品核心功能基本实现了,产品完成用户心智模型建立,产品商业模式经过市场验证,产品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和宣传。
产品成长期的用户增长,主要围绕产品运营和用户裂变。结合AARRR模型,即:Acquisition(获取用户)、Activation(激发活跃)、Retention(提高留存)、Revenue(增加收入)和Referral(传播推荐)这五个方面实现用户在产品成长期的高速增长。
产品运营策略也非常重要,通过产品数据分析,发掘用户感兴趣的功能和内容,重点投入资源进行持续运营推广。例如,如果通过数据分析,用户对银行DAO社区的在线讲座热度比较高,可以采用引入业界知名专家举办在线知识分享的方式,进一步扩大产品的传播,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
产品成长期是产品市场运行的关键阶段。一般会持续3年左右,也是建立产品品牌的关键时期。Quora也是在成长期中达到了MAU的顶峰。如果产品运营策略正确,预计在产品成长期用户增长会在100万人~1000万人。
(4)产品成熟期
成熟期中的用户增长会放缓,这个阶段主要通过提供一些新的产品功能,例如基础功能实现后,可以增加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的功能,为银行人DAO社区提供新的产品玩法,提升成员间沟通体验。
在产品成熟期,不论是用户规模还是产品模式,都已经基本定型,产品也趋于收入稳定。银行DAO社区成员基本也已经有了懈怠情绪,需要体验不一样的产品功能。成熟期的产品不能安于现状,需要寻找新的产品模式,开发新的产品功能。
所有的产品必将经历从初创、成长、成熟到最终没落的过程。银行DAO社区产品也不例外,在成熟期,一定也会有其他新的产品形态出现。产品经理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拥抱变化,继续探索新的产品方向,构建新的产品模式。
4、小结
本文通过对问答社区产品Quora调研,分析其用户增长路径,构建了银行人DAO社区产品用户增长方案。
同Quora一样,银行人DAO社区产品用户增长也分为四个阶段,产品萌芽期、产品探索期、产品成长期和产品成熟期分别制定用户增长策略。而且每个阶段,用户增长的重心不同。
产品萌芽期重心在于快速。因为一个产品创意在短时间可能会有多家公司在进行产品构建,萌芽期产品的推出聚焦于MVP,快速投入市场进行试错,如果方向不对,迅速改变策略。
产品探索期重心在于聚焦。萌芽期的MVP验证通过后,说明方向正角,这时需要迅速基于MVP进行产品功能优化和扩展,提升用户体验。
产品成长期重心在于精进。成长期不论是产品迭代速度还是产品运营活动数量,都会较探索期有较大提升。用户高速增长,产品不论在功能细节上还是在活动方案上,都需要做到精进,进而塑造产品口碑。
产品成熟期重心在于稳健。这个时候主要是维持产品现状,产品重点做好客户留存工作,维持客户活跃度。
不同产品阶段用户增长重心如图5所示。
图5 不同产品阶段用户增长重心
现实中的用户增长,每个产品阶段都会涉及非常详细的用户增长方案,受篇幅和时间所限,不能详细列举。
用户增长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本文也旨在抛砖引玉,为大家提供一种用户增长的方法。大家有好的建议,欢迎随时交流。感谢阅读!
作者#
王佳亮,微信公众号:佳佳原创。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员。。专注于互联网产品、金融产品、人工智能产品的设计理念分享。
本文作者@王佳亮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