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正走在危险边缘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传统产业的科技化正在取代“互联网+传统产业”成为新的热点。

互联网企业在参与,传统企业也在参与。

我们现在看到的金融科技、零售科技、数字科技都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

同“互联网+”的模式不同,以传统产业的科技为主打的新发展浪潮,主要是以传统产业本身与新科技的深度融合所激发的深度改变为代表的。

这与“互联网+”模式的底层逻辑相关。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借助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商品的信息尽可能地公开和透明,它带来的是供求两端对接效率的提升。

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建立的基础是平台模式的高效以及海量的流量支撑。

当这两个条件无法具备的时候,“互联网+”模式便会遭遇困境——这是互联网模式遭遇质疑的主要原因。

我们看到的互联网零售(电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互联网物种都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以阿里、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为代表的明星互联网公司都是在这样一种大浪潮下诞生的。

一、C端用户以及B端用户的改造

笔者将“互联网+”模式归结为对于C端用户的深度改造以及对于B端用户的浅度改造。

对于C端用户的深度改造,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意义以线下为主的生活和消费模式,线上生活与消费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对于B端用户的浅度改造,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模式仅仅只是改变来传统产业的消费和营销方式,它将传统产业的流量获取方式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然而,它并未改变产业上游的设计和生产环节。

当“互联网+”模式所带来的改变达成,对于C端用户的深度改造与对于B端用户的浅度改造之间的不平衡、不对等开始出现。

换句话说,业已深度改变的C端用户需要新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仅仅只是浅度改变了的B端用户并不能够真正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

于是,如何对B端用户进行同样深度的改造,成为下一个阶段发展的重点;以金融、零售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科技化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

很多人会把这种全新的发展脉络归结为产业互联网的一种,并且继续放大互联网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实,尽管互联网业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毛细血管”,但是,如果将传统产业的科技化定义成为产业互联网多少是有些保守的。

长此以往,产业互联网将逐步走入危险的暗夜。

二、产业互联网发生的改变

首先,传统产业科技化的底层驱动力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的以互联网零售(电商)、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互联化都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深度绑定是无可厚非的。

当传统产业的科技化来临,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以新技术为代表的全新发展的来临;这个时代的底层驱动力早已不再是互联网,而是变成了新技术。

可能有人会说,尽管互联网不再发挥驱动力的作用;但是,互联网技术的无孔不入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

事实的确如此,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因为互联网的无孔不入,而简单地将传统产业的科技化定义成为产业互联网,未免有些过于武断了。

相对于产业互联网,我认为传统产业的科技化更加应该被称作“产业科技化”。

在这个阶段,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一道成为了被改造的对象,而真正的底层驱动力已经从互联网转变成了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科技。

其次,传统产业科技化的主体业已发生了本质而又深刻的改变。

在“互联网+”时代,真正引领和推动发展的是以腾讯、阿里、京东、美团、拼多多为代表的大型的互联网平台。

我们看到的双十一、618、717等一系列的消费时点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大型的互联网平台造就的。

当传统产业的科技化来临,真正引领行业发展和变革的已经从大型的互联网平台转变成为以零售、金融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用户。

虽然大型的互联网平台依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仅仅只是做底层的技术赋能,真正的参与者却是那些亟待需要改变的传统产业玩家。

从这个角度来看,产业互联网更像是一种消费互联网的延续,它会给人一种错觉,即真正的主体依然是大型的互联网巨头。

而产业科技化就不一样了,它更加像是一种产业主动拥抱变革,主动寻求改变的过程,这种改变才算是真正抓住了传统产业科技化的精髓。

再次,传统产业的科技化并非是互联网式的对接,而是更深层次的深度改造。

无论是互联网零售(电商)也好,还是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也罢,玩家们真正要做的是基于互联网模式的信息对接,产业本身几乎没有发生太多的改变。

当传统产业科技化时代来临,信息对接已经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改变。

换句话说,信息的壁垒早已不再是困扰行业发展的关键原因;以下沉市场为主打的拼多多的崛起其实就在说明,互联网技术业已深入到了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行业当中。

此刻,取而代之的是,产业端的供给低效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的痛点。

如何对传统产业进行深入而又全面的改造,不仅要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和供应方式,而且还要改变传统产业的构成元素,才是这个阶段的发展主题。

在这个过程当中,仅仅只是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模式是无法达成的,只有借助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深度改造才能真正实现。

从这个角度来看,产业科技化更加应该取代产业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当传统产业的科技化取代“互联网+”模式成为全新的热土,我们并不能够仅仅只是继续以互联网来诠释这一新发展动向。

真正站在“产业”和“新科技”的角度来重新定义和看待这种新发展,才能让传统产业的科技化与“互联网+”模式彻底区分开来。

当我们用产业科技化来定义后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时,我们的关注点便不再仅仅只是简单地寻找互联网模式以及消费互联网与它之间的关系,而是可以站在产业的角度,站在新技术的角度来思考传统产业的新变革。

同时,我们依然需要警惕的是仅仅只是把传统产业的科技化看成是一个噱头,实质上却仍然在做流量的买卖。

我们现在看到的金融科技、零售科技其实都有向这个方向发展的危险,即使是一些头部的巨头企业都未能幸免。

彻底抛弃流量的思维,真正站在产业的角度,真正站在底层变革的角度来审视与探索产业科技化的发展新动向;才能让产业科技化真正有“新”元素的出现,所谓的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物流才能不是一句空话。

一句话,产业互联网正走在危险边缘,以产业科技化取代产业互联网,才不至于沦为空话。

#作者#

孟永辉,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资深撰稿人,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

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