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碎片化学习”的微课,无缘真正的学习

(一)

除了和家人、好友偶尔在微信上发语音,我是非常抗拒、非常讨厌工作上用碎片化的语音信息。

理由很简单,碎片化的语音比起文字的通讯效率低太多了。

在语音、视频聊天普及以前,人们是用打电话、发短信来通讯。那时候,为了解决问题,双方打电话即时沟通;如不方便,就像留个便签条那样发个短信,事后回复电话。虽然当时手机电话计费不便宜,但是短短数分钟就足以当事人如见面般沟通,效率是蛮高的。

可现在,由于的闲暇时间多了、网络通讯成本低了,本来一件可以用1分钟电话解决的事情,非得语音来往数十条。沟通的直接成本(指通讯网络费用)几乎为零,但查看、回复语音消息的机会成本(指花在处理语音信息的时间可产生的效益)就高很多,尤其是沟通的一方当时未能及时回复,堆积好多条语音信息,得在混乱的聊天窗口里重新找出所需要的语音。

所有的语音信息,都是同样的外表——“绿色条块”。不管是有用的、没有的,都是长一个样。不像文字、图片信息,一眼扫过去知道大概。在群聊里,语音信息的低效性就充分体现出来。别人到底表达了什么东西?不记得啦,都是“绿色条块”。

(二)

我个人再讨厌,都无法否认这样的事实——碎片化语音信息成为主流的沟通工具。碎片化语音信息,还成为微课、分享、直播的重要工具。

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的学校课程变成5-10分钟的小课,内容只有一丁点知识点,以便学生更容易学习。现在的“微课”,已经不只是中小学的创新课程,主要指在微信等APP上传播的在线直播课程。微课的“微”,不限于知识分散、微小,而是使用微信群聊的方式去传播。简而言之,微课是碎片化语音为主的群聊方式在线授课。

如果随便打开一款微课,你会看到授课者先上来发几十段语音,当中可能会穿插图片、视频、文件,之后就是授课者答疑,最后就是群聊收尾。一般而言,如果你准时在线收听收看的话,感觉授课者演讲内容比较连贯,虽然授课者语音信息里会穿插旁人的干扰信息。一旦你错过了直播,只能“爬楼”回听,在一堆“绿色条块”里寻找授课内容,挺累人的。

不只是在微信平台的微课是这么玩,连其他平台的分享讲课也是如此。前段时间我被邀请进一个理财写作群,是用QQ群来交流。有一次集中大家的作品,交给有经验的前辈来点评分析。我这吃瓜群众搬好小板凳来听前辈的点评,结果发现又是像“微课”那样玩,一堆的语音信息,间中穿插优秀文章。平时一目十行的我,都没有认真看直播分享中那些文章。那位前辈是留足时间给大家去看,只是急于接收语音的心态,让人无法认真去接受语音以外的资讯。还不如让那位前辈老老实实地写篇点评文章或PPT。

我以为是我这80后与时代脱节,就硬着头皮去受欢迎的微课平台听课。试过几次,感觉仍旧糟糕。即便是我感兴趣的课程,整个微课下来感觉没学到什么。唯一记住就是,那些语音中间穿插的打赏、聊天、表情包。

(三)

小孩子的微课,是学校老师为了讨好学生将常规40分钟的课程分解成多个“微课”,为了帮助学生去记忆知识点(担心学生连简单的东西学不会),里面穿插小游戏、小测试。而成年人的微课,更将学习进一步碎片化,讲课内容可以分解为1分钟、甚至更短时间。

将学习碎片化,是方便使用者,还是无止境地讨好?

没错,把课程网络化、放到社交媒体上,的确很方便上班一族的成年人。他们可以在排队等候、闲聊发呆时拿出手机,利用零碎时间去学习。他们可以在微课平台上,发点评论、表情图案来舒缓学习知识的苦闷,跟同场学习者聊天让学习变得有趣。可是,他们真的学到了吗?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资讯的成本非常低。但同时,付出的代价是,得无时无刻接收无用的信息。如很多免费的微课,不用付钱收听某领域红人的经验分享,代价是得一条一条语音地听,和无用的群聊。本来学习的知识已经很零碎了,再加上视觉上的干扰,学习变成“走过场”。

真正的学习,是不断构建自己的内在知识体系。单凭轻松听几段语音,愉快地玩一下互动,知识不会自动跑进脑海里。

(四)

免费或价廉的网络学习,不是现在才有。除了现在流行的微课,还有世界知名大学的免费公开课、网络教育的课程视频等。我记得10余年前,自己刚上大学的时候,课余时间就用图书馆的公用电脑上网,学的是耶鲁大学免费公开课。那时候有挺多类似的公开课,挑选受欢迎的大学通识课程,将系列课程录成视频、附注演讲文字放在互联网上。当时我自学的那个,是关于死亡话题的哲学课程,共10节课,每节课需时近1个小时。因为课程是英文授课,我的蹩脚英文水平仅够看字幕、查字典。10个小时的课程,大约花了我半个学期课余时间才学完。这个非本专业的课程,因为自己的坚持,从一开始听不懂看不明到最后豁然开朗。学习真是个苦差事,一旦自己坚持啃下来,内化成自己的意识形态,知识才会是自己的。

讲这段往事,不是说以前学习有多辛苦,而是怀念系统学习的好。比如上面提到那个课程,别人可能几分钟的演讲就讲完这个话题,但大学教授就用了10节课,从心理学、哲学、历史等各方面开展,每节课后还提供进一步阅读书单。虽然我未能完全按照要求阅读全部相关图书,但没少做笔记和思考。经过这样的学习,这个主题我才有了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认知。

除了免费的学习,近年我尝试网络付费学习。前几年我花了近1000元学了某个理财课程,课程挺有意思,采用自动播放PPT的音频授课,比微课要好的是那些音频是完整的,绝对不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干扰。而且每学完一门课,必须完成一份作业,并且达到及格分数系统才允许继续学下去。后期作业难度挺高的,是写指定行业或题材的股票估价分析。我花了好长时间,才完成这课程、顺利毕业。但只有三脚猫功夫的我,深知道自己不过是套用授课者的知识去完成作业。没有系统的学习,仅仅看过基本理财科普书,自己写的股价分析都好牵强。

后来我遇到一本有趣的书,是美国一个金融学教授写的非常有趣的教材。虽然是金融学教材,但内容却是用EXCEL去解释、运算日常生活中的金融决策问题(包括计算利息、养老金等),循序渐进地阐述金融学原理。书的确很有趣,但每一章节都有大量的习题。经过自己动手计算之后,就轻易地掌握了用EXCEL软件来计算,包括股票估价。当我花了几个月时间啃完这本书时,终于明白股价模型!那种终于掌握了知识的快感,至今难忘。而这本书,只需79元。

回想自己印象深刻的学习,往往是一点一点地搭建知识系统,靠自己下苦工去做笔记、思考和梳理。

碎片化的学习,看似便捷,实质无益。往头脑里塞再多的零碎信息,都不能搭建一个可靠的知识地基。

~The End~

作者 伪女权的全职妈妈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微课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