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享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是否正在成为城市毒瘤?
号称当今时代最具创意商业模式的共享单车,在不到两年间,已经铺开到所有人身边,一线北上广到二线大街小巷,所有人都能看到,也能体验到共享模式带来的的便利,再到今夏如蜂群拥般共享汽车的兴起。
共享单车真的有那么好吗?
老实说,虽然中国很多互联网所谓的创新模式大多都能在国外找到原型,有借鉴的成分。但是以摩拜和ofo为领头羊的共享单车创新确实可能应该是中国目前来说最具价值的原创。
其实早在08年,北京就已经推出了共享单车的雏形,记得是奥运会前夕,那年我去北京五棵松看男篮比赛,当时路边就已经出现成批的租车,但几乎都需要依托于基站。基站的存在使得单车的使用线路都受到极大的限制和捆绑。并且使用极其不便,所以只适用于旅游人士,作为城市交通的补充都算不上。
也正是由于这种困境的存在,共享单车才得以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共享公司修改了消费方式。app端的付费与基站模式的去除,融入定位的使用,确实极大方便了上班族和旅游者,而目前,我国共享单车的发展也正在融入各地级市的交通系统,作为一种短途通勤的补充。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曾是自行车大国,在当时以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自行车的弊端并未显现,而共享单车的优势是共享,其缺点也逃不开这个“共享”,共享之下,人性的原始丑恶被无限放大。
单车损坏率居高不下,用户体验差,投放成本过大,多地出现共享单车被故意毁坏,人为占有等情况。尤以城市边缘地带极其严重,似乎这些处在城郊结合部的共享单车正在夺走当地出租车和黑车的生意。同时,由于共享单车的大量投放,冗量的私人单车似乎也正受到冷落,传统单车停车场内的僵尸车已然随着积灰变厚有逐步增加趋势。
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真正的处境在于: 我们真的做好迎接共享单车的准备了吗?
很多人会问,骑个单车还需要准备什么?会骑不就行了。中国曾经拥有自行车王国的美誉,但在几十年的发展间,我们的道路系统已经对自行车喜新厌旧,小街小巷只存在于上个世纪,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我们的道路已经以汽车为主要交通,至少目前来说,我们的道路规划中,并没有想到共享单车即将带来的道路极度拥挤的问题,自行车与私家车的路权冲突在不久的将来,绝对会凸显到桌面。更最致命的是,当共享单车大规模投放之后,单车用户的交通意外事故将会逐步上升,涉及到的保险、赔偿、责任等问题都将非常复杂,目前来说,我国并未出台相关的法律或条例来解释界定这一系列的问题,而国民对于共享单车的使用也并不友好。其实,年初时上海市政府约谈六家相关企业、限制单车投放的时候,共享单车的隐忧就已经浮出表面。春节前夕,莆田一家创业公司投放了500辆共享单车,结果一个月不到损失将近80%,大多都在“空气”中消失了,公司被迫倒闭。而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当深圳湾逼仄的沙滩上拥塞了近达几万辆共享单车的照片传上网络,更是直接让人恐惧,蜂群景观如此迅速恶化,在这之下,多番蜂涌的问题正在告诉我们:
我们的城市和亲爱的市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而我们的普罗大众们对于共享骑行并不友好。中国人的潜意识里普遍有着这样一个概念:“免费的,就是随意的”,共享单车的使用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一元即可。
共享能受到热捧正是因为低成本的费用,正也因为其低成本,使得损坏车辆堆积如山。共享,不仅仅是共享交通,更重要在于道路的共享,我曾在简·雅各布森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看到过对于大城市交通系统的思考。我们说一个典型的有机城市,通常是由步行所联结,如密集的老城区,市民的步行范围内即是生活区域,可完成购物和社交,甚至大部分工作。但当超大城市的出现,诸如北上广的存在,工业化大资本的推进及大量的移民涌入,尤其以天津北京为代表,我们工作场所和居所的长程分离已经彻底根本改变了传统有机城市。
而单车这种低技术、低价值的短途传统个人交通工具,是否真的能因为互联网应用而焕发生命力?或者说,回到单车只是中年危机群体的怀旧、年轻人的廉价情怀,却可能与都市化背道而驰,至少目前来说,我们的道路并没有给它留下一些余地,我们的使用者共享意识并不饱满,相关条例仍处于空白期,我们的城市对骑行并不友好。且自行车共享扩大之后与私家车的冲突将会骤然扩大,诸如部分使用者将车骑上人行道,违规穿梭机动车道,且据我所见,由于共享单车并没有车牌这个概念,闯红灯的人数加剧。饱醉豚前几天说,共享单车的出现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诸如市政道路,等等,但共享单车并未此付出任何费用,他做了这样一个比喻,我觉得很有趣,一辆共享单车可随意停在繁华中心街道的任意街道,那么如果是十辆呢?仍然不用。可是这样如此随处的堆放,已经阻碍了交通,至少占用了很大的市区道路,但却并没有为此付出占用费。我们可以说这是为大众服务,那么即是合理的。那既然这样,为什么城管还要驱赶商贩?他们也只是占用了一部分面积为公众服务而已。当然他这个说法,我是不太赞同的,但我们说确实有合理处,那就是共享单车真的已经占用了很多公共资源。
我认为,至少目前来说,我们的城市并未做好迎接共享时代的准备,我们的国民,和道路,均还未完全具备共享能力。城市的问题都是人带来的。说得直接一点,中国人还配不上共享资源,不止是单车。我前天从小区出来,门卫大爷就在和我抱怨,共享单车真是城市的毒瘤,小区住户的乱停乱放,严重加剧了大爷的工作量,我亲眼所见,门卫大爷在劝阻住户希望能规范停放时,那位年轻人说道:共享单车就是用来放的,没必要停车位,懂共享单车吗?这叫共享,就是随便用!
单车还能适用今天中国的大都市吗?共享的方向到底在哪里?在问这个问题前,也许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单车的特性和种类,才可能真正理解共享单车使用的适用情境和设定局限。
文/观野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单车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