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密圈正在知识付费社群的风口上!

d2f3bc1645dc454495016b2a2c635a67.png

这个知识社群主要是指互联网社群产品, 这个社群产品它要有社交关系链,不仅只是拉一个群而是基于一个点、需求和爱好将大家聚合在一起。

比如豆瓣的线上活动,它一个典型的网络集群。每个活动都有发起者、参与者,参与者都遵循着同一个主题按照统一的行为规范(传图或论坛讨论)来参与互动,但这种聚集是临时性的,一个活动的截止时间到来之后, 群体即宣告解散。虽然具有关系链但这个是短暂的。

而我们再来看看持久性的社群,知乎就是一个 ,知乎上的用户分为回答者和提问者,大家遵守着一系列知乎独有的社群规范来持续互动,并且用投票等一致的互动方式来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分享知识,并且长期持续。但是这种社群不具备有共同认知以及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以及不同兴趣领域也是经常有撕逼情况。 所以这是持久而不和谐的。

其实看完上面豆瓣和知乎两个我们称之为知识社群,但是这个都是外界给他的定义,官方并不是这样定义它,所以它具有多面属性。 而小密圈从官方给出的定义就是做知识社群,而且这个知识做的付费,做的是高品质的社群。 为具备高品质内容的知识型大 V 提供具备分享内容、与粉丝深度交流、变现能力的工具。

而这个收费的好处,可以总结为以下3点:

1. 建立门槛,过滤掉观光客;

2. 逼自己尽可能多地思考和输出内容;

3. 通过输出内容,和一帮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一起,激发出更多好玩的机会;

所以这是在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下衍生的产物,这个特有的社会环境就是这个内容付费的大环境。而且这个风口也是越演越烈的大趋势,只要站在这个风口的产品都会被抬得很高, 连创始人吴鲁加也说自己终于站在内容创业的风口上了。

内容付费风口在2016年开始被炒得厉害,很多本不该是投资追捧的对象却一下子成了“当红炸子鸡”。

去年下半年以来,知识分享与内容付费趋势已经暗潮汹涌。从知乎Live到果壳网“在行”、“分答”,从罗振宇的“得到”平台到喜马拉雅的付费音频,早前关于微信将要试水付费阅读相关的话题也时不时挑逗起内容创业者敏感的神经。

在行、知乎、分答、喜马拉雅等知识分享平台对于付费咨询、付费音频等知识分享领域的试水,开启了以“知识”作为贩卖物的有偿共享经济模式。人们终于认识到,知识果真就是生产力,某一领域的专家与专业人士具备认知盈余的能力就可以要求“求知者”向“分享者”付费。

我们常说中国用户没有为内容付费的习惯,但这个习惯似乎正在逐渐的被培养起来,至少,它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开始尝试为内容付费,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网络新媒体用户研究报告》指出, 33.8%的新媒体用户已经产生过对新媒体内容的付费行为,15.6%的用户有进行付费的意愿但是还没有进行付费行为。50.6%的新媒体用户不愿意也不打算为新媒体内容付费,而2014年这一数据是69.7%。

内容付费的风起了,让一大波自媒体人兴奋了一把。

而当大家都在做视频付费、音频付费、直播付费、问答付费时, 吴鲁加和他的小密圈算来了个“边际颠覆”, 既然你们都是在抢着这个大风口的入口,我作为一个空手起家的创业者,拼流量拼资本我就不够你们来了,但是付费社群却是大家都忽略的一个突破口。或者这个突破口一直存在,但是大家都没去发现。因为当下环境下,大家的付费社群都是以微信群、yy、qq群作为媒介的,所以大家也是局限在这个思维里出不来的,而用户的认知也是固定在了qq群或者微信群。

而吴鲁加也是找到这个边际入口,以及发现这些社群也是存在着用户一直吐槽的问题点, 比如微信群的内容不能沉淀,qq群的用户年龄在逐渐减小,而yy更不是作为一个大众认知的工具。 所以基于这些点,做一个能够使内容沉淀、还能提问、互动交流的社群则是大家的一个痒点,这个痒点会让用户用得更爽。所以就有了小密圈。

小密圈的口号又或者是他的愿景,就是连接一千个铁杆粉丝,这一千个铁杆粉丝就是一个社群上限又或是可以说出只要一个群主建立一个付费社群能够有一千万死忠粉就能养饱你了。 而这一千个铁粉就是一个垂直领域的精准用户,追随一个在相同垂直领域有专业知识干货的大咖,所以这是一个垂直知识的付费社群。

因为大众时代消失了,小众和社群崛起,渠道、团队、产品纷纷碎片化,流量越来越难找。面对碎片化的环境,新媒体、社群、意见领袖将形成新的流量入口。

社群经济不要贪大,做精做深,重点在于互助和价值共享。 当价值不断注入、管理不断规范,社群就能够不断持续下去,并形成骨干和深度成员,互相抱团。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社交的方式,从而带来新的生意机会。移动互联网让每个人的社交从数量和频率上都呈爆炸式增长。

之前社交圈很狭窄,你的一生平均不会超过和150人产生亲密交往,但是现在朋友圈,可以超过5000人,如果你不止一个微信的话,还可以上万,甚至上百万,他们跟你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社交关系,社交频次大幅上升。移动互联网是一场彻底性的颠覆,所有的风口都和它有关,因为它改变了信息传递和分享的模式。

知识社群的价值在哪里?在于我们把碎片收拾起来,把人圈住,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做一款互联网产品,很难跟BAT竞争,但如果我把3、400人放在教室里面,做一些产品和服务的推广,你会发现BAT就没办法跟我们竞争。这就是价值,把碎片化收拾起来了,它可能不会很大,但是足以养活你了。

而其实在小密圈起来的时候,也就是在内容付费风口起来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个领域的潜力以及未来扩探索的商业化有很大空间,所以就有很多后来者。包括一直做视频教育的馒头商学院,以及去年掀起知识付费浪潮的果壳,都是先后进行了跟进并开发出相应的产品进行跟风。

而作为社群的最先一批承载平台,也是流量最大入口的微信,也开始在试探这个领域。 有爆料指出,在公众号付费阅读还没出来前,微信又在密谋另一件事了,就是做微信群的付费功能。其实微信群在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方便用户聚集一起讨论交流,但是现在随着付费时代的逐渐深入发展,不得不坐以待毙,在微信公众号出来遥遥无期,就得谋划其他产品了。 所以也是死瞄准了这个社群付费领域,其实微信群给予微信的8亿用户,做付费群完全是没有不可能的,毕竟流量在这里。但是微信群有个致命伤就是用户的认知已经固化,再教育用户付费进群可能在前期并不是会很顺利。

就像罗振宇在跨年演讲提到的:如果一个领域你是先行者,就会在用户的认知中占有优势。这个知识付费社群的先行者,毫无疑问就是小密圈,如果前面有人比小密圈更早做这个付费圈子,那是先烈者,正因为有这些先烈者的默默无名以及这个美好的时代,才有了今天的小密圈。

艺林小宇,资深运营自媒体人,多个运营专栏作家,如果你也是0-3岁的产品运营,请关注我的简书账号:艺林小宇

关键字:产品运营, 业界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